长春10月15日电 (记者 郭佳)世界粮食日即将到来之际,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发布消息介绍,其在中国东北平原探索的多项水旱田增产技术获得成功。
东北平原是中国的“大粮仓”,但也面临着地力下降、土壤盐碱化等诸多不利于农业增收因素的影响。2021年以来,中科院在东北平原开展了“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旨在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在中科院三江示范区,旱平免提浆技术、简化高效施肥技术、寒地高光效栽培技术和以上述三项技术为核心,集成低温秸秆腐解技术与智能节水灌溉技术,建立的寒地水田地力提升与抗逆增产模式等多项水稻种植技术与模式实现了12%—19%的增产。测产专家一致认为,这些示范技术效果显著。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王洋介绍,三江平原水田土壤春季地温低、湿度大,长期垦殖地力下降,近年来肥料施用量偏大,边际效率低,而且还存在秸秆直接还田腐解速度慢等问题,这一系列新技术刚好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和系统解决方案。
东北平原金秋一景。(资料图) 潘晟昱 摄
除了水田增产技术,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还破解了吉林西部中低产旱田增产的瓶颈,其采用的“324”耕作及浅埋滴灌等组合技术实现玉米增产33%。
吉林西部气候干旱,土壤有不同程度的盐碱障碍,有100多万公顷农田是中低产旱田,作物种植低产低效。这是中科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需要攻克的难题之一。
据介绍,“324”垄是将原来65厘米垄距的3垄改成2垄,加宽垄距后每垄种2行。新垄型增加了单株垄台占地面积,有利于根系养分吸收,增加肥料利用率。同时,新垄型还减少了垄台单位土体重的蒸发表面积,全生长季土壤含水量增加72%,保墒效果显著。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周道玮认为,通过新垄型耕作、浅埋滴灌及牛粪还田等高效循环农业技术,可使吉林西部中低产旱田稳产增产增效,助力吉林省“千亿斤粮食”工程。(完)
【编辑:左宇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