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题:1.6亿户市场主体: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新华社记者赵文君、申铖、王雨萧

亿户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数据显示,我国市场主体已突破1.6亿户。稳住市场主体,是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能。

亿户市场主体稳住发展基本盘

近日,北京市丰台区市民张文通过“北京市企业服务e窗通”,提交了证照联办申请,申请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联办。申请材料一经提交,相关数据即同步推送到主体登记审批系统和食品行政许可系统,丰台区市场监管局仅用10分钟就完成了企业登记注册审批,食品经营许可也同步审批办理完成。

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市场主体发展呈现V字形走势:一季度全国新设市场主体增长7.5%;4月份受超预期因素影响增速下跌;在稳经济系列政策措施作用下,5月增速恢复至1.4%;随着疫情的稳定控制和市场信心的恢复,6月增速快速回升至19.7%。

全国登记在册市场主体总数突破1.6亿户,带动就业近3亿人,2013年以来新增的涉税市场主体去年纳税达到4.76万亿元。这有力印证了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亿户市场主体是稳经济的底气所在。

“如果把经济社会发展比喻为一棵参天大树,保住、稳住市场主体就是厚植发展的沃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说,经济工作和宏观政策配置着力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政策效应更快速更充分释放

受疫情影响,云南普洱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一度游客骤减,作为公园的主要经营企业,普洱太阳河乐园有限公司陷入资金紧张困境。“76.3万元的留抵退税款及时到账,解决了景区经营的燃眉之急。”企业相关负责人杨小春说。

政府部门服务意识强不强、办事效率高不高,各项纾困措施有没有及时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这些涉及营商环境的方方面面做得好不好,市场主体感受最直接,也最有发言权。

今年以来,国内国际环境出现一些超预期变化,市场主体普遍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特别是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的甚至面临生死考验。党中央、国务院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实施稳经济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回应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迫切诉求,想方设法减负担、降成本、渡难关。

“放水养鱼”效果持续显现,助力企业经营加快恢复。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全国享受留抵退税企业采购原材料等支出同比增长12.3%,增幅比无退税企业高5.7个百分点;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1%,比无退税企业高1.8个百分点。

随着交通出行服务逐步改善,住宿餐饮、暑期旅游、夜间经济持续回暖,网上购物、线上教育等线上服务需求扩大,服务业企业信心正在回升。不少餐饮企业表示,减税降费、缓缴社保、租金减免等纾困举措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稳住市场主体,成为当前稳住经济工作的关键。聚焦市场主体普遍关切,以政策稳预期、强信心。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出台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和投资,促进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对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缓缴一个季度,鼓励地方设立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说,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对于助企纾困政策的实施落地尤为期待,要推动稳经济政策再细化再落实,最大限度消除堵点,实现政策效应更快速更充分释放,让市场主体“解渴”受益。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在刚刚闭幕的2022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重庆精耕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充分展示近一年来的创新硕果。去年参展时,该公司员工只有80人;今年公司员工规模已经翻倍。“实业强国。我们愿意和更多制造企业一起变得更大更强。”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自动驾驶数智科技体验舱,让人身临其境感受智能网联带来的出行变化;柔性生产线,让传统制造企业迈向高端定制生产……此次博览会上,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令人目不暇接,让人充分感受到中国企业的创新活力。

今年上半年,新经济新业态市场主体增长较快,增幅明显高于总体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

据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截至6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企业2339.8万户,占企业总量的46.4%,较2021年底提高0.5个百分点。数字核心产业企业增速抢眼,上半年新设60.4万户,同比增长20.0%;到6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数字核心产业企业达509.5万户,占全部企业的10.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当前通过有效扩大内需加快增加市场需求,保供稳价确保能源供给安全和原材料价格稳定,一系列扶助性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一定会支持市场主体顶住压力,不断焕发蓬勃生机和活力。 【编辑:卞立群】

作者 富联娱乐

富联娱乐主管,关于富联娱乐注册登录,请登录富联娱乐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