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数字藏品平台腾讯幻核宣布,基于公司聚焦核心战略的考量将做出业务调整,停止数字藏品发行,通过平台购买过数字藏品的用户可申请退款。业界普遍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后,数字藏品市场正在逐渐降温。
记者登录多个数字藏品平台发现,无论是从产品发行速度来看,还是从发行份额来看,各大平台都明显放慢了节奏,有的平台甚至出现藏品滞销,销售价格也大幅下跌。数字藏品为何遇冷?市场发展面临哪些困境?今后何去何从?
市场回归理性
相比于上半年的高歌猛进,进入下半年来,数字藏品市场表现冷清,消费者参与数字藏品交易的兴趣在减退。不仅买方市场遇冷,不少平台也宣告关停。比如在腾讯幻核之前,6月27日,数字藏品平台予藏发布公告宣布关停业务并进行清退。7月3日,数字藏品平台赛博艺术和嘉熠元艺也分别公告称,收到当地有关部门通知,要求审核平台有关资质,并临时关闭市场。
从产品一秒售罄到部分平台关停,为何数字藏品市场骤然降温?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执行主任于佳宁表示,前段时间数字藏品市场发展火热,大量企业纷纷布局数字藏品,但部分企业风险意识薄弱,社会责任意识缺失,急于通过挤压式的无序竞争抢夺市场份额,使得市场进入了假性存量竞争的局面。
元宇宙产业委、火大教育等机构共同发布的《2022上半年全球NFT数字藏品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13日,入局数字藏品领域企业数量已达到589家,而交易用户总量仅300万人。“一些企业在尝试数字藏品时,并不是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促进市场规模增长,而是通过大量发行同质化严重、良莠不齐的产品来实现扩张,用户规模却无法取得新突破,损害了市场可持续发展。”于佳宁说。
同时,部分消费者抢购数字藏品,也并非基于对技术的看好和对产品的喜爱,而是将数字藏品当作生财之道,低买高卖赚取差价。在合规性要求下,部分平台开始对炒作进行限制,禁止用户二次交易。比如,数字藏品平台鲸探不支持二级市场交易,并要求用户需持有满180天后才能将数字藏品无偿转赠给好友。炒作空间的压缩,让一些投机者转为观望。
“数字藏品热度最高时,出现了几个现象级项目,但投机炒作如影随形,消耗了大量艺术创作者及收藏者的热情和关注度,随着热度的下降,资本的兴趣也随之转冷,整个市场开始降温,泡沫退去,市场逐渐回归理性。”数字交易平台欧易NFT市场研究员张涛表示。
警惕多重风险
数字藏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化凭证,具有唯一、不可分割和可追溯等特性,可用来标记特定资产的所有权。市场对其寄予厚望,期望未来数字藏品能与现实世界中更多实物相结合,成为链接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桥梁,为社会发展与治理带来新的机遇。
“数字藏品从技术上解决了造假、盗用等最打击创作者积极性的问题,给艺术创造者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创作环境。”张涛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艺术品交易或参展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损耗,而数字藏品可以解决这些困扰。
但总的来看,当前数字藏品尚处在发展初期,在技术完善、金融风险等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探索的问题。
“底层区块链技术贯穿数字藏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完整地提供了数字藏品的铸造、发行与流转全过程,底层技术的安全性非常重要。但现有数字藏品发行平台多种多样,并非每家公司在区块链技术方面都有深厚的积淀,如果相关智能合约代码不完善,就很容易被黑客钻空子,对项目进行攻击、盗取用户信息等。”于佳宁说。
数字藏品标准的不统一也需要重视。当前数字藏品的价值没有公认的衡量标准,因而极易出现投机炒作等状况。同时,法律定性不清也会导致平台在著作权、商用权等问题上约定模糊,容易造成平台、创作者在面对盗版时难以维权的困境。
与虚拟货币的“近亲”关系,还注定了数字藏品天然的金融属性。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肖飒表示,目前有的平台仍然开放二级市场炒作数字藏品,在监管缺位的情况下,导致数字藏品交易中隐藏着非法集资、诈骗的风险,甚至还可能出现洗钱、涉赌等情况,将严重危害金融秩序的稳定。
“目前,我国数字藏品主要是作为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创新的工具和成果,而绝非是一个金融产品,二级市场虽然能为平台带来短期高昂收入,但其中风险巨大且难以预测。让文化的归文化,金融的回金融,才是我国数字藏品市场的应有归宿。”肖飒说。
补齐监管空白
围绕让技术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今年以来,多家行业自律机构发出倡议,推动数字藏品市场规范发展。4月26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提出坚决遏制NFT金融化证券化倾向,从严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风险;6月30日,中国文化产业协会联合近30家机构发起的《数字藏品行业自律发展倡议》,反对二次交易和炒作、提高准入标准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共识。
不过,专家认为,行业协会发布的倡议并不具有法律效力,相应的法律监管空白仍需尽快补齐。
“为保证数字藏品行业安全、合规、可持续发展,须针对数字藏品实施有效监管。”于佳宁认为,首先,应明确数字藏品的属性,为具体藏品是属于艺术品、纪念品、金融产品还是其他提出分类标准,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发行管理办法;其次,应明确平台资质要求,比如是否需要具备拍卖资质、艺术品经营活动备案或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等;此外,还应确立平台的监管义务,比如要求平台严格审核发布的数字藏品是否存在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或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对内容合规性进行审核等,确保数字藏品创作的正向发展。
防范化解数字藏品的金融风险是重中之重。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一方面,要建立数字藏品交易的合法渠道,对二级市场交易进行跟踪监管,以合理的市场规制让数字藏品交易摆在台面上,缩小投机空间,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强调数字藏品的原创性,可以将数字藏品结合知识产权认证,用实际的产品价值以及其衍生出的稀缺性来支撑数字藏品的价格,用底蕴吸引消费者,促进文化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良性互动。
“对于投资者而言,要理性看待数字藏品的真正价值,不管是现实中还是虚拟世界的艺术品,只有具备一定艺术价值才具备收藏价值。投资者要谨慎辨别以数字藏品为噱头进行的欺诈、传销甚至是非法集资等行为,切勿盲目参与投机炒作。”张涛表示。
李华林 【编辑:宋宇晟】